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辆评测 车辆评测

电动汽车电池未来的趋势_电动汽车电池发展瓶颈

tamoadmin 2024-06-10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瓶颈期,后续应该如何应对?2.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打破的瓶颈详解3.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_国利新电源的“抢滩登陆战”4.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瓶颈5.电池供应“瓶颈”正成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新难题6.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哪些困局就拿现在中国新能源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吧,如果可以解决以下6个问题,那么新能源行业就可以彻底起飞了。1、无法解决的里程焦虑

1.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瓶颈期,后续应该如何应对?

2.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打破的瓶颈详解

3.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_国利新电源的“抢滩登陆战”

4.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瓶颈

5.电池供应“瓶颈”正成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新难题

6.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哪些困局

电动汽车电池未来的趋势_电动汽车电池发展瓶颈

就拿现在中国新能源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吧,如果可以解决以下6个问题,那么新能源行业就可以彻底起飞了。

1、无法解决的里程焦虑

电池的上限决定了电动汽车的上限,无论把能耗管理系统和风阻做的多么出色,都只能锦上添花,而一味地增大电池也并不一定能带来良性循环,电池越大、重量越大、安全隐患也越大,同时,电动汽车的最佳续航表现是城市而非高速,一辆续航500km的电动汽车上了高速往往只能跑300多km,相比之下,燃油车要稳定且出色的多。

2、缺乏充电站

即使每300km只有1个加油站,对燃油车来说也不是大问题,而电动汽车则不然,以加油站和充电桩数量最多的美国为例,其加油站和充电桩的比例为1000:1,也就是说充电桩的数量需要提升1000倍才能达到现有加油站的数量,但这远远不够,如果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的比例无法做到1:1甚至更多,充电将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3、时间就是金钱

只需要3分钟的加油时间,就可以为燃油车恢复100%的续航里程,而电动汽车根据快充、慢充的不同则需要2-9个小时不等,即使通过快充并只冲到80%,也需要长达45-60分钟,电动汽车不是手机,充电的时候没有任何作用。

4、很少有人提到电池组维护和更换的费用

确实,电动汽车帮你省下了很多油费,但这并不意味着节省的资金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因为无论一辆电动汽车提供什么样的质保,电池的自然损耗都不在质保范围,那么当意外事故或完成1200次左右的循环时(锂电池的理论寿命),就必须要更换电池组,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不含税的价格为1315元/kWh,那么假如电池组为70kWh,总共需要花费9.2万元。

5、电动汽车也需要化石燃料

不可否认,电动汽车自身属于“0排放”,但这只是一种“污染转移”的手段,真正的电力产生仍然需要化石燃料,尽管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核电已经存在,但是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煤炭、石油、天然气仍然是电力产生的必要资源,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大约70%的电力来源于化石燃料,这个比例在发展中国家会更高。

6、强悍的加速很有趣,但持续的高速才是实力

由于电机本身的优势,能够几乎0延迟地爆发最大扭矩,所以电动汽车拥有无与伦比的“零百”加速能力,但是这会消耗巨大的电能,而持续的高速行驶也会消耗更多的电能,这就使得高速工况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打折扣,所以电动汽车并不适合持续的高速行驶,但这根本不是燃油车需要考虑的事情。

不得不说,第4、5两个理由最令人无奈,燃油车经过100年不间断的发展和技术革新,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而电动汽车想要在短短的10年、20年内取代,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电池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否则这个瓶颈永远存在。

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瓶颈期,后续应该如何应对?

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正加速改变着世界能源格局。

“全球能源转型、汽车转型共同聚焦于低碳化、绿色化,氢能是实现这两大领域转型的重要支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15日在2020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上表示,“当前全球主要汽车公司基本上都制定了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氢能作为更重要的未来替代性能源,制定氢能源、氢产业、氢经济、氢社会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我们离氢的全面应用越来越近。”

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

随着氢能的安全使用问题及燃料电池的技术和成本瓶颈已逐步取得突破,氢能产业发展开始进入示范运营阶段,并开展商业化探索。此次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是我国应对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历史机遇。

氢能发展迎来大好时机

在政府的系列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氢能产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9年3月,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

2020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氢能被列入能源范畴。

6月,氢能先后被写入《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9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目标利用4年时间,打造国内氢能产业链,让整个产业链趋于完整,将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以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

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源补给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由此可见,政策正在为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加速发展带来强力支撑。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预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拐点将出现在2025年,2025-2035年将成为国内氢能产业的高速发展期,2035年之后将会进入规模化应用的阶段。

今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提出,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看来,发展氢能要置于实现2030年前CO2排量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大目标之中,响应《巴黎协定》我国政府的承诺目标。

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能源的供应侧中可再生能源不能低于80%,能源的需求侧电动化率不低于80%,才有可能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朱德权表示,2025年,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将全面低于化石能源,具有经济性。生产侧的经济性和需求侧的经济性也决定了氢能源汽车进入了可持续发展阶段,也就是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刻。”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朱德权

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在发布《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时预判,从长期愿景来看,到2050年,预计氢能会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达10%,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000万辆,氢气需求量6000万吨,进入氢能社会。

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

“绿氢”方向,合理布局

在氢能产业链中,制氢是源头。李毅中在会上提出,“灰氢不可取、蓝氢方可用、废氢可回收、绿氢是方向”,落实氢源首先要有一个合理务实的规划设计和标准,明确方向,防止盲目。

氢能受到了全球主要国家的重视,多数发达国家都发布了氢能愿景和发展规划。我国相关省市、企业和机构也积极行动,纷纷出台发展氢能的方案,提出的远景各有特色。但是,“对氢源研究还不够,难以形成全国性的整体概念”,李毅中呼吁需要调研编制规划指导,抓试点示范,不要一下子铺开。”?他透露,五部委已经在制定这项规划。

他建议,相关部门组织、调研,根据氢气的不同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从能源总体规划的视角提出阶段性布局和工艺路线的指导意见,并制定标准规范。此外,还应抓紧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的产业化研发。这是灰氢变成蓝氢、由不可取变成可取的关键,这个难题没有解决之前,不宜新建化石能源制氢工厂。?

发展“绿氢”,降成本是关键。刘小诗指出,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媒介,我国现在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调整。长期来看,要走零碳、低碳的绿氢路线,经济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关键在于降低电费,也就是用电成本。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电费降到3毛钱每千瓦时,电解水的制氢成本能够降到每公斤20元以下。这样电解水之情的经济性有望提升。储运环节也存在较大降本空间,国内的液氢的生产及运输实现民用化后,储运成本将大幅下降。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电价进一步下降,制氢、规模化液氢储运等技术成熟,氢气到站价格会大幅度下降。我国再生能源氢气比较丰富,将来“绿氢”具备成本优势。

构建自主产业链

我国的能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为实现低碳减排,提高能源安全,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选择氢做能源载体,电解水制氢,消除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天花板,为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保驾护航。

中国工程院士衣宝廉建议,发展沿海地区海上风电,电解水制氢,用输氢管线将所制氢气运输到加氢站供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用,同时建氢液化工厂,将液化氢作为能源商品应用,氢供应能力的发展会促进燃料电池,特别是燃料电池车的快速增长。

对燃料电池,首先要建立关键材料与部件的自主产业链,国内优秀的研究结果很多,但很少进行放大工艺研究,制出的样片也很少在电堆中使用和装车运行,因此要建立产品开发联盟,电催化剂、电堆关键零部件等由研发单位一起进行开发、考核及批量生产,只有通过装车运行的材料,才是可信的,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代替进口。另外,在联合攻关时,指标要以国际最先进的产品为目标。

电堆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其组装工艺是决定电堆一致性的关键,衣宝廉建议,要创新性的改进电堆组装工艺,大幅度提高电堆中单电池电压的一致性,制定关键材料与部件的国家标准,成立第三方的中立的检测机构,对关键材料与部件、电堆、电池系统和整车进行检测、验证,确保结果的可信性与可靠性。

“氢能产业正处于大规模爆发前夜,十四五时期成为产业链构建关键时期。”张银广表示,“我们和国外的差距在于技术和装备的成熟度,下一步,应通过示范城市群,构建商业模式,让自主技术和装备快速成熟起来。”

优化政策环境

我国氢能产业虽然热度很高,但仍存在很多发展瓶颈,张银广呼吁国家在政策层面去破除制约,增加政策引导。

“氢气管理还是按照化工危险品来管理,同时相关审批没有固定的机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张银广建议“从环保角度、解除能源安全角度政府能给产业长期的引导政策,而不是示范期和示范城市来推广,但是政府推动的应用规模终归是有限的,氢能产业应当探索出商业化模式,从而快速发展。”

张银广判断,2020-2025年是氢能产业进步期,国内氢能发展相关技术、产品逐步成熟,产业链趋于完整,氢能应用场景以重型运输车和物流车为主,主要方向为氢能交通。在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上,希望国家能全面规划供给网络,而不是分散式由企业来牵头建设。“大西北廉价氢能如何运输,希望国家出台战略规划。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化资本,从较长的生命周期来考虑,构建大的应用场景,让产业具备商业化能力,是我们正在探索的路径。”当生产成本、购买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多个氢能应用场景的市场空间将会梯次打开。?

刘小诗在百人会《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也对产业政策提出了建言:一是针对氢能标准体系不完善的现象,建立健全氢安全基础研究体系,二是针对各地发展氢能经济的规划同质化现象,鼓励基础好的地区加速建立示范运营区,鼓励模式创新,探索多能互补模式,因地制宜,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给予政策激励。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和落实电解水制氢的电价优惠措施等。四是把握电动汽车与氢燃料电池车错位互补原则,进行有效资源配置,防止顾此失彼。

从氢的产、储、运、加、用等全产业链出发,依托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平台等多主体,逐步打造“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运营模式成熟、创新成果丰富、资金保障充足、示范效果明显、生态效应显著”的氢能产业商业生态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打破的瓶颈详解

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瓶颈期,后续应该如何应对?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似乎已进入“瓶颈期”。 2019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量是负增长。为了保护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长期促销,CPPCC胡立庆今年的两届会议提出了这一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推出新的能源汽车电池再循环政策措施。

开发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趋势”,这是减少汽车排放的关键作用,减少了雾。上海是该国最大的城市,拥有35,000名电动汽车公共收费站,占领重要的战略地点。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在2019年显示出负增长?相关分析表明,第一批电动汽车在进入绩效后五年,事故很高,中国没有完美的电池更换和回收政策。这也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新的能源汽车主要拥有油电动混合动力车辆和纯电动车辆,两者都携带大容量锂电池。由于锂电池充电和放电循环的限制,由于锂电池容量的降低,易于引起新能源车辆,甚至多年来缺乏维护将使新能源汽车能够进入各种事故。

大气污染控制需要新能源车的帮助,我想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我必须解决问题。相关部门应尽快推出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回收政策措施的建议。

具体而言,有必要加快产品标准修订,实施相关标准,

制造商必须符合生产和使用的技术安全标准。为了保护技术安全,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应负责技术安全,并负责通知用户的电池寿命,并告知用户更换电池,电池年和其他维护程序。与此同时,新的能源汽车制造商应该建立一个严格的元件质量问题,如技术缺陷召回系统为新能源汽车,保修期内的电池,应为用户提供维护服务。

此外,胡利庆呼吁政府推出相应的电池更换或回收财务补贴支持政策,允许制造商更换或废除电池回收,并确保新能源汽车可以继续,稳步发展。

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_国利新电源的“抢滩登陆战”

对于新能源汽车,我觉得大部分人基本都处于观望状态。我认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肩负着缓解石油供应短缺、应对环境污染挑战、实现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也是从引进期到成长期的一

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打破的瓶颈详解

对于新能源汽车,我觉得大部分人基本都处于观望状态。我认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肩负着缓解石油供应短缺、应对环境污染挑战、实现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也是从引进期到成长期的一个关键环节。新能源汽车不能长久的问题,成了大家选择新能源最纠结的关键。让我们用我们的车系来详细看看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需要打破的瓶颈。

新能源汽车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详解& mdash& mdash背景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近年来的舆论焦点。无论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逐渐了解,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新能源汽车都逐渐得到朋友们的认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北京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销量的47.1%,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能,未来会有更大的突破。在刚刚结束的4月份,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达到7.3万辆,较3月份增长31%,同比增长150%。

新能源汽车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详解& mdash& mdash瓶颈

新能源汽车以非常规车用燃料为动力源,融合了先进的汽车动力调节和驱动技术,将解决动力问题。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采用以电力为主,其他模式为辅的模式,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续航能力还是有缺陷的,尤其是北方地区,寒冷的气候会影响续航能力。电池的高成本制约了行业的发展。虽然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走在世界前列,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全国充电桩不够用。虽然充电桩的建设在快速增长,但是充电桩的便捷性和充电速度与汽油还是有差距的。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行驶过程中不断放电,会造成高温,存在必要的安全隐患。

新能源汽车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详解& mdash& mdash深谋远虑

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应该在成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从基础技术来看,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如果能卖出30万辆以上,用户就能接受,说明我们的技术有相当的基础,有相当的基础条件。这背后,也反映出各城市和全社会对电动汽车或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潜在用户在不断扩大,非常可喜。这种技术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社会认可和认可,并不容易,是一个必须克服的层面。也为电动汽车的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每一个瓶颈都是进步的节点。如果突破,高度会上升一步。中国电气化发展,整体产业规模世界第一,技术需要逐步巩固。总的来说,比燃油车与国际市场的差距要小得多,我们仍然充满希望。然后,加上智能化,10年后,从现在到2025年,汽车进入强国还有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互联网公司和汽车公司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互联网公司也有可能自己寻找汽车行业的人才或者合并汽车公司。希望边肖汽车分享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待破瓶颈详解的信息,能给朋友们解决问题。

新能源汽车发展怎么样

今天,汽车编辑需要向朋友们简要介绍的内容是。很多朋友基本都知道,我们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根本不一定比汽车低。而且,新能源汽车是指以非常规车用燃料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和新型车载动力装置),融合汽车动力调节和驱动等先进技术,通过发展变化,拥有先进技术原理、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朋友们会纷纷效仿。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简介:分类

纯电动 汽车Blade电动汽车(BEV)是一种使用单节电池作为储能电源的汽车。在电池作为储能电源的帮助下,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旋转,进而驱动汽车。 混合动力 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其驱动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同时旋转的单一驱动系统组成的车辆。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状态,车辆的驱动力由单个驱动系统或多个驱动系统共同提供。由于部件、布置和调整策略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有多种形式。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借助空气体中的氢气和氧气,以燃料电池中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为关键动力源驱动的汽车。燃油电动汽车本质上是一种纯电动汽车。关键区别在于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不同。在很大程度上,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化学反应所需的还原剂大部分使用氢气,而氧化剂使用氧气。因此,最早开发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大多直接使用氢燃料,氢可以通过液化氢、压缩氢或金属氢化物储存。氢发动机汽车氢发动机汽车是以氢发动机为动力源的汽车。大多数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氢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气态氢。氢动力汽车是真正实现零排放的出行工具。它排放的是纯净水,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的优点。其他新能源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包括使用超级电容器和飞轮等高效储能装置的汽车。现在在中国,新能源蒸汽伙伴需要参考纯电动汽车、 增程式电动 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常规混合动力汽车被归类为节能汽车。

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技术成熟度低

除了车身内外的美观和舒适之外,新能源汽车或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但在这些领域,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技术还不成熟,技术的研发还有待提高。此外,在汽车动力总成方面,中国需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目前国内汽车厂商大多通过与海外公司合作、共享知识产权的方式研发自己的车型。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 电动车 最大的优势在于零排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近70%的电力来自燃煤火力发电,20%以上来自水力发电,核电、风电、燃气、电力合计约占10%。在美国,天然气和电力占40%以上,燃煤发电不到30%,其余是核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虽然中国正在全力推进清洁能源建设,但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能源需求使得比前一年更便宜的化石能源发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占据主流。根据国家能源局2014年6月发布的中国电力发展规划,即使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在理想条件下也只会达到15%。如果没有清洁的电能,发展电动汽车的意义值得考虑。 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打破的瓶颈详解 新能源汽车发展怎么样 @2019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瓶颈

发展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瓶颈是什么?许多人说,是电池。但韩世幸给出的答案是:地方保护主义。  韩世幸,山东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利新电源”)董事长。让韩世幸郁闷的是,公司虽然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但这项“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技术依然走不出淄博。

安全运行40万公里的淄博试验

“现在,我国的电动车和世界各国的电动车一样,都处在发展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困扰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的有三大问题,就是它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方便性。”韩世幸说。

近日,从事公交车动力电源研发的国利新电源宣布:他们研发的非对称性大动力电容电池解决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方便性难题,并且具有自主产权、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

国利新电源的底气来自于在淄博所做的试验。

今年年初开始,淄博市开辟了一条新能源公交线路——136路公交车,以便监测国利新电源的电池在实际运用中的各种数据。

8月22日,在淄博市136路公交车终点站,记者看到有几辆公交车正在充电桩前进行快速充电,其间,不断有电动公交车进出终点站。

淄博国利纯电动公交车运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36路公交车投入了20辆电容电池纯电动公交车,全部替代原来的燃气公交车,每15分钟发一班车,每天发车50个班次,每运行一个班次往返40公里,每个往返补电一次,需时15到20分钟。每辆车每天连续运行200公里。

截至8月22日,136路纯电动公交车已安全行驶441161公里、202天。

提前三年实现的国家标准

韩世幸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锂电池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核心材料都在美国、日本,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动力上受制于人。而国利新电源研发的电池是在镍氢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充分利用了超级电容器的特点,既能快速充电,又能储存更多的电,这就创造出一种新的电源。

截至目前,国利新电源在电容电池技术和设备方面共申报专利20余项,其中申报发明专利5项,非对称大动力电容电池发明专利已经授权。

“目前达到了什么指标呢?第一个就看电池的比能量。我们电池的动态比能量(指单位重量或体积的能量)200瓦时/公斤,已经远远超过国家到2015年的规划。”韩世幸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提出电池的比能量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到2020年,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责任专家王子冬教授等表示,非对称大动力电容电池具有技术独创性,其主要技术指标居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已基本达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规定的到2015年全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目标。

“锂电池的安全性目前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解决,包括美国和日本。而国利研发的各种型号的电容电池在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检测试验,如挤压、针刺等。结果显示,电池不燃烧、不爆炸。”韩世幸说。

在经济性方面,电容电池具有价格较锂电池低近一半,使用寿命长,三年后电池回收价格不低于销售价格的20%等优势。

淄博市根据电容电池纯电动公交车的技术特性,对新能源公交车创造性地采用以“慢充快补”为主的直接充电模式:夜间缓慢充电为主,白天间歇快补为辅。

“这种模式不需要投巨资建大规模充换电站,仅需要在公交车起始点建小规模充电场所即可,建设成本很低,也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韩世幸介绍道,而且电池动力充足,能适应坡度、泥泞等各种路况,充电还比较快速,充电10分钟就可跑40公里,且充电时不需要特殊的充电设备,用直流充电器就可以充电。

韩世幸的压力

“我们目前亟须产业化推广,争取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占领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市场。”谈起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韩世幸坦言“压力很大”,如果不能及时产业化就难以挽留科研人员,“国外都已经盯上这种技术了。现在东西有了,国内还没有推广,一天不用,对国家就是重大损失。”

淄博市计划到2015年将该市2000多辆公交车全部改成纯电动公交车。“到今年年底,淄博市还要上50辆纯电动公交车,张店区有500辆公交车很有可能在明年就全部换了。”

面对全国50万辆左右庞大的公交车市场,韩世幸雄心勃勃。今年以来,他马不停蹄地与国内电动汽车运营商商谈合作,并和安徽安凯、江苏常隆等电动汽车生产厂商交流。非对称大动力电容电池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我们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非对称大动力电容电池成为国内纯电动公交车用动力电池的主打产品,抢占全国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利新电源开始尝试迈向市场化运作,建成两万平方米车间、三条生产线,具有国内先进的电池生产、研发仪器设备300余台套,并形成了年产50万只单体电池产能。淄博市已经在淄博高新区预留500亩地,用于非对称大动力电容电池生产基地建设。

据初步测算,到2014年,非对称大动力电容电池产量可达到100万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将超过20亿元,年可实现利税6亿元以上、净利润4亿元以上。

“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但是地方保护主义是制约新能源电池发展的最大障碍。”韩世幸说,“有的地方一辆新能源车也没有,但他们也不让你去推广、寻求合作;再如,国家在新能源方面有战略,但一些地方又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行动和市场意识。最简单的,电池需要晚上充电,但车站的工作人员晚上要睡觉,谁来协调?纯电动公交车本来一公里一度电就够了,但驾驶员没经过培训,经常猛踩油门,一公里两度电都不够。”

纯电动车的推广,说到底,必须要有国家主导,或者说政府引导,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体制,统一行动。据韩世幸介绍,在自己的建议下,淄博市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归国利新电源全资控股的纯电动公交车运营公司,市交通局的有关负责人担任总经理。“好了,问题都解决了。”

电池供应“瓶颈”正成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新难题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瓶颈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根据Facts and Factors 研究,2021 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价值约为1850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9800 亿美元,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然而,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新能源汽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瓶颈。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

自2014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截至2022年末,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31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4.10%。

在销售数量方面,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占到全球销量的61.2%。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36.5万辆,同比增长了81.6%。虽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瓶颈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猛,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瓶颈。

1、补贴退坡

自2019年起,国家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补贴完全退出,这也导致了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一些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无法应对市场变化,最终被迫退出市场。

2、充电设施不足

目前,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台,累计数量达到180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190万台,累计数量超过340万台。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需求。据统计,全国70%以上的城市的充电桩数量都无法满足日常使用需求。这也成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关键因素。

3、品质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一些品牌的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是在充电时存在安全隐患等。

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瓶颈和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1、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企业应该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特别是核心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和可靠性的需求。

2、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鼓励相关企业进入该领域。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民间投资,以便快速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3、推进新技术研发和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

未来,企业应该继续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能、安全性、驾驶辅助功能等方面实现更大的提升。

4、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走到了全球前列,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化将有助于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体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尽管市场存在诸多挑战和瓶颈,但是只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充电设施建设,采取更多的创新措施,就可以让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哪些困局

本报记者?金晓宇

每隔一段时间,因电池供应不足而引发的电动车停产风波便会“周期性”发作。而这,正成为传统车企向“电动化”加速转型过程中一时间难以摆脱的阴云。

昨日,奥迪官方新闻发言人向彭博新闻社证实,由于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奥迪不得不暂停了其首款纯电动车型e-tron的生产。奥迪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的生产线已于上周四停产,停产期接近一周,预计有望于本周二恢复生产。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奥迪在全球范围内共交付了2.6万辆纯电动车型e-tron。而这款车型在刚刚上市之时,就因为电池的供应问题而产能受限,导致率先上市的欧洲地区的新车交付时间一拖再拖。

除了生产奥迪品牌的首款纯电动车型e-tron外,布鲁塞尔工厂还将生产去年底在洛杉矶车展上亮相的两款e-tron家族新成员——奥迪e-tronSportback和奥迪e-tron?GT。这两款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风格各异的纯电动车,按照计划,它们都将在2020年内正式推向市场。

而如果电动供应不足的问题再次发生,那这些新车型的交付时间表也难以按计划推进。

据《汽车周刊》网站报道,奥迪e-tron系列电动车的锂电池供应商,为韩国的LG?Chem公司。为了抢占欧洲的电动车市场,LG?Chem已经耗资约16亿美元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建设了电池工厂。但是,这仍然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波兰工厂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除了供应奥迪外,还供应捷豹路虎、梅赛德斯-奔驰等其它豪华品牌。

而这,也埋下了一连串的“隐患”。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就在奥迪暂时停产e-tron的一周多前,英国的豪华品牌捷豹路虎也遭遇了停产的尴尬。同样由于LG?Chem动力电池的供应不足,路虎品牌不得不暂时中断了其纯电动轿跑SUV?I-PACE的生产。这款车型的生产地奥地利格拉茨工厂受到影响,停产周期同样为一周。

显然,奥迪并不是唯一的面临电池供应困境的电动汽车生产商,整个产业链上的整车生产企业都在“同一条船上”。而被迫停产,就像一个不知何时会发作的“慢”,时时有可能被上游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触发。

而一些意识到这一潜在隐患的车企,已经开始了未雨绸缪的布局。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便是自建电池工厂,自己掌握供应链的主动权,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性。当然,自建电池工厂的投资额十分巨大,需要企业有长期战略投资的魄力,并笃定电动车爆发的时代定会到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目前主流是电动汽车

直观看是电池包供应不足,目前国内有数的几家电池包厂,比亚迪、比克等等,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产量都有限得很,每个月也就千把两千套,其他小厂更加是产量少。

稍微深挖,可以说是电池产量跟不上,动力电池国内做的好的也就那么三五家,比克力神比亚迪什么的,参考国标六年十二万公里质保,对电池厂家还是有蛮大压力的,谁知道五年以后电池包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质保期内出现大批量质保问题,哪家都扛不住,一台车至少吃掉三十台车的利润,尤其现在市场,质保是压在电池包厂家。

国家政策方面,说是要逐步取消补贴(到2018年),但是现在电动车厂普遍就靠着补贴活着了(铅酸除外),等补贴没有了,车厂停止制造转做油车就马上止损,电池包厂投入那么多资金建厂训练工人采购各种设备,前期投资巨大,如果摊子铺太大,很难在补贴政策取消之前回本,也是电池包厂家大肆扩张的一大制约因素。

归根结底还是电池不行,体积大容量小还不足够安全,看电池发展,三五年内出现革命性的突破可能性不大,所以电池包的结构和成本想出现大的突破也不大可能,要在补贴政策结束前实现0补贴还有利润,可能性更加渺茫。但是这个是全世界新电动汽车的问题。

至于电池管理系统,且看湖南森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标签: # 汽车 # 新能源 #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