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辆评测 车辆评测

小米汽车市值为什么那么高了呢_小米汽车市值为什么那么高了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苹果市值万亿,小米市值区区300亿美元是为什么?2.小米集团的股价创历史最高,但软件、硬件商业模式争议从未中断3.雷军亲自挂帅,6000亿小米出手,挑战特斯拉4.雷军小米为什么能千亿市值5.雷军:小米只有成为电动汽车前五巨头才能成功,小米电车占据哪些优势?因为小米出货量大,销售额高,利润大,发展潜力高,所以市值能超越格力。今年的第三季度成为世界第四大手机厂商,领先oppo、vivo,居于三星、

1.苹果市值万亿,小米市值区区300亿美元是为什么?

2.小米集团的股价创历史最高,但软件、硬件商业模式争议从未中断

3.雷军亲自挂帅,6000亿小米出手,挑战特斯拉

4.雷军小米为什么能千亿市值

5.雷军:小米只有成为电动汽车前五巨头才能成功,小米电车占据哪些优势?

小米汽车市值为什么那么高了呢_小米汽车市值为什么那么高了

因为小米出货量大,销售额高,利润大,发展潜力高,所以市值能超越格力。今年的第三季度成为世界第四大手机厂商,领先oppo、vivo,居于三星、华为、苹果之后,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3270万部。

小米主业目前仍然是智能手机,但是小米IOT(物联网)产品在主营业务构成占据更大比例,成为小米的两大未来战略之一。小米业务包括米聊等软件,MIUI手机操作系统,和笔记本以及平板电脑、电视以及小米盒子、路由器等电器。

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快速发展的国际化使得市值一度超越格力。加上手机的耐用性不高,一般两年一换,加上更新换代速度快,而且手机基本上人手一部,市场需求量大,加上小米品牌出名,市场占有率达,所以手机的出货量大。

但是空调方面,更新换代速度不快,而且一台空调可以用上几年,加上空调的季节性需求差异大,空调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空调的销货量停滞不前

加上在格力之下,有美的、海尔、海信、奥克斯在其后紧追不放,挤压格力在空调市场的占有率。虽然格力已经开始布局新兴领域,从专业的空调生产企业迈入多元化的高端技术产业时代,但是在工业机器人、半导体领域都是高额投入,时间跨越长,利润一般,仍然是空调占据主导

所以格力这些年市值在增长,但比不上小米的突飞猛进。

苹果市值万亿,小米市值区区300亿美元是为什么?

撰文 | 黄持

编辑 | 杨光

出品|汽车产经

看着蔚来一路走高的股价,北京经开区的内心或许稍有了一点安慰。

在9月初小米汽车完成了登记住所位于亦庄的工商注册后,11月27日,小米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正式落户北京经开区,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以及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两期产能各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下线量产。

尽管在雷军的心中,可能对武汉有着更深的情感,但在错失蔚来、极星中国总部再无进展后,亦庄终于在小米争夺战里笑到了最后。毕竟,在小米宣布造车的消息后,小米汽车的落地选址就成了众多城市争抢的蛋糕。

其实地方争抢汽车产业链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便最近几年,一些项目的大干快上最后落下了一地鸡毛,但大多数时候,整车基地的落地就意味着庞大配套产业链的引入、众多就业机会的解决以及丰厚的税收回报。

亦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有着北京要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不然也不会在当年向蔚来伸出橄榄枝。只是那个时间点上,也许是蔚来的命悬一线让亦庄没敢最终投下赌注。

但两年过后,和蔚来市值一起一飞冲天的,是整个智能汽车的新赛道,而拿下小米,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事实上,对于北京和亦庄来说,在传统时代里与长春、上海这样的“汽车城”相比尚存差距,但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到来,格局或许将有新的变化。

小米与亦庄的天时地利人和

北京亦庄发布的新闻通稿中有这样几句表述:

“《合作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加速经开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助力北京打造成为世界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北京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为小米汽车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亦庄与小米,相互成就。

北京经开区是北京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高地,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是区内4大主导产业之首,今年前三季度经开区汽车产业已实现产值146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5%。围绕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布局了包括采埃孚、德尔福、海纳川等数十家配套企业。

戴姆勒全新中国研发技术中心不久前在亦庄启用

同时,北京市在今年年初先后发布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对新能源和高端汽车产业提出了明确的支持。

在汽车产业之外,经开区另3大主导产业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具体到通讯、显示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信息安全等领域,同样都与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所需的新兴产业密切相关。

此外,经开区还拥有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这样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从产业环境到政策扶持都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构建环境支持。

小马智行和百度目前已在经开区部署自动驾驶车辆150余辆,并且在全国率先开启Robotaxi商业化运营试点。

所有这一切,都为小米汽车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小米汽车的落地,也可以带动经开区在芯片、计算平台、控制系统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而为了得到小米汽车,经开区也给出了以“全区之力”支持的承诺。

其实早在去年小米互联网产业园在亦庄投产时,项目负责人就曾提到:“多亏北京经开区在项目开工建设全流程及时提供帮扶,促进了产业园顺利投产。”

而经开区在介绍其全流程服务促进重大项目的“七促”机制时也表示:“当小米公司有意向到经开区投资兴业时,经开区负责产业发展运行调度的部门指派骨干力量担任‘项目服务管家’,每周以电话、微信或座谈的形式,了解企业需求,协调多部门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

这样的服务体验,有理由相信会在小米汽车项目上延续。

新汽车城的机遇

围绕小米汽车落地的纷纷扰扰背后,看似雷军走遍了众多车企和地方,但其实最可能的选项,也不过是北京与武汉,前者是小米深耕多年的城市,而后者所处的湖北是雷军的故乡。

两个城市,也代表着新兴力量和传统汽车城的一个缩影,以及新兴力量在这场新的竞争中的优势所在。

当互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与汽车越来越深度融合时,行业前沿所最需要的或许已不再是生产制造本身,而是科技创新与数字化产业。需求的变化,也让汽车城的版图有了改变的机会。

北京一直以来都是国内互联网、科技创新的引领城市。

比如在技术人才储备方面,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统计数据,但从程序员常用的Github网站统计的程序员所处城市分布可以发现,北京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在全球也进入前三。

而自动驾驶领域同样是一个缩影,从小马智行的楼教主到Momenta的曹旭东,还有地平线联合创始人黄畅、文远知行CTO李岩……几乎所有头部企业都带着清华大学校友的烙印。

也许过去清华、北理工的车辆工程专业在国内同样属于顶尖,但毕竟最核心的制造基地并不在北京。而到了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北京大概就是“产学研”的贯通之地。

当然,北京在汽车领域本身也有着储备,北汽集团深耕多年,建立了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同时还有戴姆勒、宝马、奥迪这样的跨国车企在北京布局研发中心,这同样为北京可以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竞争,奠定了基础。

另一个类似的城市则是合肥。

当初投资蔚来不仅获得了资本上的丰厚回报,也一举奠定了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随后合肥又引入大众汽车集团增持,成立大众安徽,建立新能源车研发生产基地。

押宝蔚来成为安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成功的投资

过去很长时间里,安徽寄希望于建立“大安汽”的愿望一直未能达成,安徽也一直都不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最核心区域,但工业基础和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布局,让合肥可以迅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聚焦之地。而在2020年,依靠蔚来的快速增长,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占到全国的7.7%,整体汽车产量也重回百万。

而在今年安徽省印发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到,要打造3到5家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支持合肥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如果说要成为北京、合肥还需要一些积淀,那么随着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也给了更多“小地方”破局的机会。比如湖南衡阳牵手蘑菇车联,正在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自动驾驶公共服务车队;比如无锡在V2X领域布局,吸引了奥迪、华为等企业在此进行车路协调自动驾驶测试。

写在最后

Auto X创始人肖建雄曾在采访中对汽车产经表示:“我们今年要新增1000个工程师,但人才很难找,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把研发中心开到他家门口,在人才聚集的北上广深,统统都开研发中心。”

这也代表了智能汽车时代,产业布局的走向与趋势。

而以亦庄为代表的区域,之所以能够留住像小米这样的“明星企业”,相信小米所看重的,也更多是新产业的布局,而非传统制造本身。或许,这也是让雷军忍心舍弃对武汉的情感,而留在北京的理性。

当然了,从当年放弃蔚来到如今留住小米,态度的变化也从侧面说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汽车行业变革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

小米集团的股价创历史最高,但软件、硬件商业模式争议从未中断

一、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2014年,小米还只是一家风口上的手机企业。2016年7月份,雷军在阿里巴巴网商大会上提出小米的新定位:硬件+新零售+互联网。2017年,业界认为雷军是在围绕“手机+MIUI+电商”打造一个智能生态闭环,对标的是腾讯、阿里的商业生态。

上市路演时,雷军认为“小米是全球罕见的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是独一无二的新物种”,“小米估值应该是腾讯乘以苹果”。

上市破发后,雷军甚至表示会让上市首日购买小米股票的投资者赚到一倍,而小米的发行价17港元,如今小米股价只有8.35港元。

关于小米的股价与市值,关键在于小米的商业模式。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按照硬件公司的话,小米连现在的300亿美元可能都不值,比较一下同样在港股上市,作为硬件公司的联想集团,收入远超小米,现在的港股市值连100亿美元都不到。(小米公司2019年上半年收入957.1亿元;联想集团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入125.12亿美元。联想3个月收入就接近小米半年收入。)

但要说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小米公司现在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只有9%,甚至相比2017年Q1的11%都有所下降。

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的小米,你能想到小米有什么互联网业务吗?除了早已势弱的米聊,小米在互联网市场几乎没有什么声音。而对比当前互联网企业中风头最劲的字节跳动,几乎与小米同时创业,不断推出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悟空问答、抖音、内涵段子、飞聊、多闪等app,其中多款产品成为现象级应用。2016年9月上线的抖音目前日活用户数已经逼近微信。光抖音的估值就已经超过了目前小米的市值。

认为自己是互联网企业的小米,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就应该不断推出各种新闻、短视频、社交app在市场上中试错,哪怕失败了也会给市场带来希望,而不是毫无动作。看看最近陌陌推出的ZAO和新浪微博推出的绿洲app,中国网民对新产品的追捧,和天下苦微信久矣,实际上给了其他互联网公司巨大的机会。而小米的无所作为,则让市场慢慢失去了对其互联网公司标签的预期。

雷军亲自挂帅,6000亿小米出手,挑战特斯拉

从2018年7月上市至今,小米集团从来不缺争议。这包括了手机市场份额的下降,市值暴跌。进入2020年,受益于华为被美国制裁,小米手机份额提升,业绩回暖,市值也创出 历史 最高。但是面向未来,争议仍在。

尽管市值创出 历史 新高,但围绕小米的争议还远未结束。

小米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夕,公司股价创下自上市以来的 历史 最高价,11月24日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一度爬升至28港元以上的 历史 新高。而随着“靴子”落地,小米股价接连回调,不过总体而言,年内仍录得了超过140%的正向收益。

小米,有着多重身份,曾被看作是“年轻人第一只拥有的股票”,但在上市不久又被戏谑为“年轻人第一只套牢的股票”。围绕小米的业绩与估值,也总是存在机构多空之争。如今,小米的市场表现似乎给了那些“空头”一记重拳。但即便如此,随着华为重启4G手机,以及荣耀的剥离,未来小米的业绩以及市场份额再起争议。

手机市场份额超越苹果位居第三

小米持续在高端机领域发力充满挑战

三季报显示,小米单季度收入和利润创下 历史 新高,同时,单季度手机收入和手机出货量同样创新高。据IDC统计,小米2020年三季度手机市场份额超过苹果位居全球第三。据Canalys的数据,公司第三季内地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上升18.9%,是前五大厂商中惟一取得正增长的企业。

2020年前10个月,小米高端旗舰手机销量超过800万台,同时,其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同比增长14.7%。小米在财报中称,这是受益于中高端手机的销量占比提升所致。今年年初,小米发布年度首款5G真旗舰小米10系列手机,在第三季度又发布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小米的高端产品策略得以成功执行。

小米之所以在高端 策略 上取得成功,是有一定原因的。张可兴认为,“小米的中高端机型符合公司的战略,过去小米用性价比抢占市场,是因为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够,随着消费者理念的转变,而且手机对每个人越来越重要,消费者愿意花稍微多一点钱去获得更好的机型。此外,小米还具备一个非常好的因素,就是相对友商来说,其4G手机库存相对较低,那么在5G手机转型过程中,没有什么包袱。”

对于后续小米能否在竞争激烈的高端机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原炜认为,“小米性价比的品牌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这种品牌形象跟高端市场高端用户对产品的心理核心诉求是不相匹配的,而要想在高端市场扭转这一用户心智,则是非常困难的。”

张可兴表示,从目前已知的数据看,小米已经获得了很多“米粉”的认可,就此而言,其在高端机型上占领一定市场份额已经比较确定。但从长远来看,小米中长期发展高端机型战略还面临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比如苹果、华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小米并不一定可以在高端市场上保持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

智能手机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短期内海外重心难以迁移至欧洲

根据《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预计接近2.2亿台,到2024年出货量将增长到近5亿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

原炜也认为,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其手机。“这是小米业务的基本盘,决定着小米整个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如果手机业务不行的话,则很难想象其IOT和智能家居等业务还能够蒸蒸日上。不过,另一方面,IOT是小米打造其生态的关键要素,有小米品牌的加持、对设计的要求、质量的管控以及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我对小米IOT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看好的。”

据Canalys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机境外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398亿元,同比增长52.1%。本季度境外市场收入及对总收入的贡献占比均创 历史 新高。其中,在西欧出货量尤其亮眼,同比增长107.3%,市场份额提升至13.3%,排名第三。

事实上,在海外市场,印度、东南亚市场向来是小米智能手机发力的重点地区,随着公司大力开发欧洲市场,且取得显著成效,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海外市场重心是否就此发生迁移的讨论。

“欧洲市场是高端市场,那里的消费者有着更高的购买力;但是欧洲市场分割严重,语言文化林林总总,并且在专利、数据保护、消费者隐私保护等方面有着繁杂而严格的法律法规,因此市场开拓的成本也比较高,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投入。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相信印度、东南亚市场仍将是小米在海外的主战场,值得继续深耕,而在欧洲市场虽然会积极 探索 拓展,但需要时间,海外市场的重心不能很快也不必很快转移到欧洲。”原炜表示。

“铁人三项”商业模式

最大的挑战在于用户体验

小米的商业模式为“铁人三项”(硬件+互联网服务+电商及新零售)模式。小米硬件产品的宗旨是在满足高品质与精良设计的同时追求 极值 的性价比,雷军承诺公司的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否则将超过部分回馈给用户。在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看来,极致性价比就是小米护城河的起点。他认为,“低毛利+高效率”是小米商业模式的本质,也是小米的护城河。

在张可兴看来,可以这样理解小米“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小米用手机业务带动整个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用智能硬件扩充自己的产品线和业务的边界。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为国外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连锁超市Costco。

至于如何评估这种商业模式的效果,原炜认为,小米要实现从硬件到互联网的螺旋驱动,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受制于底层安卓系统的条件下,要在用户体验上,做出跟iOS可以媲美的MIUI。

张可兴则补充称,“现在很多公司都在从硬件到软件这样一种商业模式进行过渡,但是做好的公司特别稀少,惟一做得很成功的就是苹果,通过手机、电脑、平板形成iOS系统的闭环,进行产品的购买和付费。而要实现这样的成就,对小米来说难度巨大,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目前,小米的互联网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广告,真正要实现通过硬件到互联网的驱动,还需要商业模式的重新再造。”

(本文已刊发于11月28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雷军小米为什么能千亿市值

“造车,小米是认真的!”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 | 药糖

造车,小米是认真的!

经过多年布局,小米造车终于“靴子落地”。

雷军声称:这是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他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

造车领域再添一员猛将。

3月30日盘后,小米集团正式官宣造车。最新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已经批准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

对于智能电动 汽车 项目的资金投入, 小米集团首期投资为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约650亿人民币)。

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雷军亲自带队指挥,足见小米集团对造车业务的重视程度,无形中也为小米造车做足了信用背书。

请注意,小米集团为造车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全资”意味着小米造车完全靠自己,不依赖任何外部投资。那么,小米是否有这个底气?

上周,小米集团刚刚发布了2020年财报,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2.8%。

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705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36.7%。小米集团业绩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发展后劲十足。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智能手机销量爆发,是小米集团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2020年,小米集团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7.5%,达到1.46亿台。

根据Canalys的统计, 2020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超过2400万台,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净增最多的智能手机厂商。

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团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第3名,在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中同比增速最快,市占率为12.1%。

受手机销量提升的推动,小米集团2020年来自智能手机业务的收入达到1522亿元,同比增长24.6%。

更重要的是, 创业十年后,小米有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有稳健增长的全球第三手机业务,有最好的智能生态,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这些都给了小米造车试错的底气。

有钱有人,接下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不得不说,在创业这件事上,雷军确实是个“狠人”。无论是小米集团赖以起家的手机业务,还是如今的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雷军都表现出了破釜沉舟的气概。

3月30日傍晚,雷军转发小米集团关于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正式立项的公告。并表示:关于造车,今晚发布会上我会跟大家说说我们的想法。

原来,3月29日,是小米举办春季新品发布会的日子,当天原定长达4个小时的发布会被迫中止在2小时之内。

当时,小米方面给出的说法是,雷军感冒了,中午一度不能发声,小米新品发布会改为分两天举行,3月30日晚19:30举行第二场。 如今看来,这样安排或是为小米官宣造车做准备。

3月30日晚21:27,小米公司官方微博发声:这是@雷军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他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

更有网友回复称:对的,换普通人估计三十多岁口袋有个一千万就已经躺着喝茶看日出日落了,雷总身家千亿还在奔跑还在拼。

公开报道显示,雷军在40岁就实现财富自由了,完全可以好好享受人生了,但雷军至今仍在创业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惧 探索 新领域,支撑他的正是对创业所保持的那份热忱。

对于小米造车的举动,米粉们直接沸腾了,纷纷以实际行动表示支持,在雷军微博下方,有米粉感叹: 来了来了!年轻人的第一台车,以后吃穿住行都有小米啦。

在小米第二场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动情表示, 小米曾做过一份调查问卷,最终结果是米粉们希望小米造车,只要造出来就能卖出去,这给了他信心和动力。

对于造车一事,小米绝非一时兴起,而是谋定而后动。

雷军表示,在过去75天里,小米管理层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进行了极为严谨详尽的调研与论证,才做出了这个小米史上最重大的决定。

实际上,早在2013年,雷军曾两次奔赴美国,拜访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对智能电动 汽车 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2015年,雷军通过其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 汽车 ,与国内智能电动 汽车 公司产生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2017年,顺为资本参与了小鹏 汽车 的A 轮融资。2019年,小米集团参与了小鹏 汽车 的C 轮融资,投资5000万美元。

忙于对外投资造车新势力的同时,小米并非彻底放弃自己造车的想法,而是在努力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

2018年,小米内部启动了名为“micar”的造车项目调研,由负责制定小米战略的参谋部牵头。时任小米参谋长王川,曾多次与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高层交流,了解行业情况。

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决策层在董事会上再次提出造车想法,王川拿出 汽车 行业调研报告向雷军建言, 认为2019年底到2020年初,是小米入局造车的时机。

据报道,今年2月,雷军曾会见蔚来 汽车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就 汽车 制造问题进行了切磋。

根据国家专利局网站上公布的文件, 自2015年以来,小米已经提交了一系列专利申请,包括巡航控制、导航、辅助驾驶和其他面向 汽车 的技术。

此外,小米还在2020年6月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

小米入局造车,搅动了国内智能电动 汽车 市场的一池春水。

眼下来看,特斯拉还是全球智能电动 汽车 市场的领头羊, 而小米造车或将对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形成挑战。

近日,特斯拉负面缠身,马斯克炒比特币被指“不务正业”,特斯拉降价同时玩减配让不少忠实粉丝失望透顶,“刹车失灵”事件更是将特斯拉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这个节骨眼上,小米造车犹如给消费者打下了一针强心剂。在雷军介绍小米造车项目时,满屏的弹幕都在高喊“干翻特斯拉”,足见网友们对特斯拉的反感,以及对小米造车的支持。

对于米粉们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小米 汽车 的价格。目前,小米官网并未公布具体目标,但机构已经做出预测。

平安证券分析称,过去雷军率领的小米在手机和智能家居行业已获得成功的经验,有望复制到造车之中。 他们认为,小米 汽车 将主要针对20万元以下的价格带区间,推出极具性价比的车型。

20万元以下的价格带区间,正是特斯拉当前的主战场,也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们的必争之地,小米 汽车 压力不小。

不过,按照小米的调性,同等价位里质量最好的,或者是同等质量里价格最低的。 小米 汽车 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价格杀手,与特斯拉正面交锋。

至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考虑到顺为资本已经参与到蔚来、小鹏的融资活动当中,小米 汽车 或将与它们形成合作关系。

眼下,小米 汽车 刚刚立项,达到量产至少还需要3-5年时间。未来的市场状况,我们不得而知,但外界对小米造车相当看好。

这在港股上市的小米集团股价走势上有所体现。最近两个交易日,小米集团都是大幅高开,盘中最大涨幅接近6%,公司总市值逼近6500亿港元。

特斯拉曾被外界称为“鲶鱼”,它进入中国市场激活了国内车企的竞争欲,倒逼国内车企改革创新,而小米 汽车 的加入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让我们拭目以待!

雷军:小米只有成为电动汽车前五巨头才能成功,小米电车占据哪些优势?

现在的小米已经形成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的独特的商业模式。

硬件

在雷军的规划之下小米现在正在形成以手机为依托覆盖到生态领域的各个方面,我们看到小米不但有手机还有智能手活家居产品。这里面包涵的东西太多,目前已经达到数以千计的商品,关乎到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小米商城目前已经是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在这里你可以买到不但有手机还有日常我们所需的各式各样的商品。

互联网服务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3月,小米的MIUI在全球大约1.9亿月活跃用户。小米正在以MIUI为切入点构建起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包括内容、、金融服务和效能工具等等。同样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小米开发了38个月活跃超过1000万的应用程序和18个月活用户超过5000万的应用程序,其中包含了小米应用商店、小米浏览器、小米音乐和小米视频。

与此同时小米通过投资和孵化建立了由超过210家公司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超过90家公司专注于研发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产品。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数据,小米链接超过1亿台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

新零售

这个概念在全球是雷军率先提出来的,此后新零售的概念被阿里、京东等认可。简单的讲小米的新零售就是进入线下小米之家你可以闭着眼买东西,雷军现在卖的是生活方式绝不是什么产品。全球第一家敢线上、线下一体化打造全新购物体验模式的就是小米。简单的讲就是让利于消费者,省掉中间商的环节,这也是雷军敢于喊出“硬件综合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的最大原因所在。现在的线下小米之家你不可能把它看做是一个手机店,它已经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与此同时小米八年来把创造和品质看的比生命都重要,2016年小米发布了全球首款全面屏机型小米MIX,自此智能手机全面进入全面屏时代,小米MIX前两代机型被世界三大顶级博物馆收藏,创造了国产手机一个现象级的记录。此外小米还有自主研发的澎湃系列芯片,该芯片的诞生标志者小米成为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拥有自研芯片的手机品牌。同时在2017年小米的品质得到了全球用户的认可,雷军还当选为全国质量委员副主席。

最为关键的是现在的小米还在高速度的增长之中,数据显示小米已经连续两个季度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品牌,平均增速达到80%以上。大数据显示全世界超过1000亿人民币收入且盈利的公司中,营业收入增速小米排名第二。在腾讯、阿里、Facebook之前。可以说目前小米的商业模式是全球独一无二的,雷军心中的生态梦想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未来小米发展空间会更大。

注意:小米在保持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利润总额和利润率的增长,从2016到2017年,小米的收入从人民币684亿元增长至人民币1146亿元。而在小米的所有收入之中互联网服务占到毛利的40%以上,因而硬件利润不超过5%已经非常好理解了。

当然小米跨界做汽车领域,还是有些难度的,但是也有以下的一些优势

1.品牌知名度和口碑:小米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拥有庞大的粉丝和用户群体。其品牌知名度和口碑在消费者中建立了高度信任,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消费者尝试其电动汽车产品。

2.制造和供应链能力:小米在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使得他们在电动汽车制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质量和交付周期。

3.技术创新:小米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技术创新,他们的电动汽车有望融入其在智能硬件、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先进技术。这可能带来更智能化、便捷和安全的汽车体验,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4.丰富的生态系统:小米建立了庞大的生态系统,涵盖了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电动滑板车等产品。在推出电动汽车时,小米可以整合其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体验,增强用户黏性。

5.互联网思维和市场营销:小米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注重用户反馈和需求,不断优化产品。他们在市场营销方面也有一套成熟的策略,能够更好地与年轻用户沟通,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6.资本实力:作为一家市值巨大的公司,小米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可以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来支持电动汽车业务的发展和推广。

虽然小米有着这些优势,但进入电动汽车行业依然面临挑战。这个行业竞争激烈,需求复杂多变,要想成功,小米需要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与其他电动汽车巨头竞争,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还需要与政府合作,解决电动汽车产业的一系列问题,如充电设施建设、电池技术等。只有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中,小米电车才有望在电动汽车行业取得可观的成绩。

文章标签: # 小米 # 汽车 # 雷军